歷經9個多月的精心組織和準備,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于12月18日在廣東惠州拉開帷幕。此次競賽選用廣州數控研發的專用競賽平臺——GSK智能制造生產實訓基地。

自2017年3月份啟動以來,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作為本屆競賽的承辦方,從編標到競賽都全程參與,并全力配合大賽組委會組織的技術論證及準備會議,共同探討決賽的總體方案、技術方案、考核大綱、獎項設置、機型確定、評分標準等諸多細節,確保總決賽在技術、場地、命題方面的萬無一失。
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趨勢,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同時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制高點、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本次大賽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用“智能制造”提升“中國速度”,加快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具體行動。通過大賽,必將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技能、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標,為培養智能制造技術技能人才、建設智能制造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技能大賽競賽概況

本次大賽是國家級一類大賽,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共設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安裝與調試、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生產與管控2個賽項和職工(含教師)、學生4個競賽組別。來自全國26個省市和國資委系統代表隊選派了165支參賽隊共495名選手參加了決賽,100余名專家和裁判人員承擔了大賽決賽相關技術工作,同期還將舉辦“全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發展論壇”。大賽將產生30名“全國技術能手”,240名選手將晉升職業資格,6人將被推薦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候選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湯濤、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閻京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執行副會長于清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培訓部主任陳曉明、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經濟工作部副巡視員姜文良等主辦單位領導,廣東省人社廳、惠州市政府相關領導蒞臨決賽現場觀摩指導并出席開閉幕式。
GSK智能制造生產實訓基地——全國首屆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指定技術平臺

該平臺以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應用實際與發展需求為設計依據,按照“設備自動化+生產精益化+管理信息化+人工高效化”的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構建理念,將數控加工設備、工業機器人、產品檢測設備、數據信息采集設備等典型加工制造設備,集成為智能制造單元“硬件”系統,結合智能化控制技術、高效加工技術、工業物聯網技術 、RFID數字信息技術等“軟件”的綜合運用,構成大賽技術平臺。通過大賽著重展示數字化設備互聯互通、人機協同和零件柔性化設計、可追溯加工過程以及MES等智能決策管理系統應用的技術技能。
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主要配置清單
